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China Global Philanthropy Institute CGPI)是中国首家独立注册的公益学院,于2015年由瑞·达利欧(Ray Dalio)、比尔·盖茨(Bill Gates)、牛根生、何巧女、叶庆均五位慈善家联合倡议发起。学院秉承兼爱·师仁之院训,以慈善引领社会文明为愿景,以培育全球公益典范为使命,为中国与全球公益培育引领时代的公益领袖。马蔚华任董事会主席,陈红珊任院长。

学院汇聚百余位来自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日内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球知名院校的院士及教授,共同开展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妇女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等诸多国际机构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以实践和创新为基本准则,学院采用理论引导、实践引领、行动至上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国际公益管理(EMP)、全球善财领袖计划(GPL)、公益网校(POA)等课程为主,以专题、公益认证及公益奖学金课程为辅的教学模式。截至2024年底,学院校友及在读同学累计超6300人,核心教学项目校友及在读同学超1700人,公益网校注册学员超8.3万人。校友遍布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有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扶贫攻坚先进个人;有上市公司的董事长、CEO;有在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的运动员;有救死扶伤的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亦有深耕乡村振兴、为气候变化奔走、扎实服务孤残的一线公益人等等。校友间积极携手、资源共享,依托国际公益学院校友发展委员会形成共创共建的合作共同体

学院积极推动中国与全球慈善家联合,提升公益创新与专业水平,发挥经济转型、社会建设杠杆及国际交流桥梁作用。2019323日,在中意两国领导人见证下,学院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意大利都灵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签署关于设立中意慈善论坛的谅解备忘录。中意慈善论坛由此成为两国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慈善交流活动。十年来,学院始终以立国际视野、践务实精神,构筑中国公益生态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