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 2025
100
“冬至时节春又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国际公益管理2024年度毕业暨二十期开学典礼的举行,是一次跨越时间的对话,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背景的伙伴,因为公益相聚在学院,相识在学院。
“看到如此多的同学愿意投身公益队伍,怀揣使命,追逐梦想,积极融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之中,我们深感欣慰。”在典礼现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鼓励每一位踏入公益学院的同学不断探索、积累学习经验,深化认知,“唯有如此,方能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敢于直面困难,冲破重重阻碍,凭借创新实现公益事业的成功转型。”
十二月的深圳,依然郁郁葱葱,在这样美好的时节,我很高兴能够与大家相聚,共同见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又一历史时刻。
今天,学院迎来了EMP国际公益管理2024年毕业典礼,这也是学院成立以来的第五次毕业典礼。100余位同学在这里获颁毕业证书,成为肩负使命、逐梦前行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2024年度毕业生。这是属于你们的高光时刻,也是学院九年来砥砺前行的丰硕成果。
与此同时,今天也是EMP二十期的开学典礼,35名来自公益界、商业界及跨界领域的优秀新同学汇聚于此,带着对公益的热忱与使命,踏上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探寻公益创新的无限可能。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院董事会,向所有即将毕业的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向新加入的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挑战与机遇,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好的未来。学院旨在培养公益慈善人才,慈善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公益则关乎多数人的福祉与利益。因此,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应以慈善为本,以慈善之心关爱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并为增进大多数人的福祉而不懈奋斗。
1987 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其内涵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15 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全球 193个国家的元首政要共同签署了极具未来意义的《2015——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 17 个目标以及 169 个具体小目标,简称 SDGs,这是全球为实现多数人福祉所制定的努力目标。
时至今日,距 2015 年已过去近十年,然而该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不乐观。仅有17% 的目标有望达成,半数目标完成情况欠佳,还有 30% 的目标出现受阻甚至倒退的现象。由此可见,实现美好愿景、达成全球多数人福祉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是气候危机,已然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对实现多数人福祉构成了巨大阻碍;其次是地缘政治因素,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今年全球流离失所的人口已达 1.2 亿,创下历史新高;再者是经济增长乏力,2024年联合国世界银行预测经济增长率为 2.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为 3.2,二者均低于过去 20 年的平均水平(过去 20 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在 3.5 以上),预计 2025 年情况亦不容乐观。
但全球不能坐以待毙。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ESG 理念的重要意义,即在经济增长、企业运营以及投资活动中,需充分考量环境、社会与治理等多方面因素。特别是随着全球发展,市场投资领域对亚太经济的认识愈发深刻,全球的 ESG 投资已然成为大势所趋。据预测,到2030 年时,全球的 ESG 投资规模有望达到 40万亿美元以上。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部门出台了上百个与 ESG 相关的文件及部署,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三大交易所,今年春天先是提出相关指引,到 10 月份便升级为指南,意味着在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需强制披露 ESG 相关内容,开启企业强制披露 ESG 信息的时代。
如今,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对 ESG 的认知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国资委要求央企以及国资委所管辖的企业实现 ESG 全覆盖,必须出具相关业绩报告。而民营企业中也有部分表现得十分优异,在全球评级中能够达到三A级。据统计,这类民营企业数量约占整个民营企业总数的近 50%。
ESG 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原因在于它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也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契合。作为公益学院的学生,肩负着为大多数人的福祉而奋斗的使命,所以务必要牢记当前的挑战以及自身的使命,深刻理解 ESG 理念,推动 ESG理念在中国转化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为。
转型时期的公益需要破局的勇气和策略
我国经济发展已然步入转型阶段,过去十年公益同样处于转型时期。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摆脱旧有的传统模式,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公益道路,而这一过程免不了新旧观念相互交织、新旧模式彼此碰撞,遇到矛盾与困难实属正常。
我本人曾担任行长一职,在金融领域从业十余年,就在我转型进入公益兼任壹基金理事长时,挑战再次袭来,诸多非议,犹如一盆盆脏水朝泼来。彼时中国的公益组织在信息透明度方面确实存在欠缺,正因为不够透明,才容易引发外界各种各样的怀疑与猜测。
于是,我开展了第一项改革,就是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益组织,核心就是要让公益组织实现透明化运作。具体举措包括进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以及信息披露,这就如同我在招商银行担任上市银行行长时与投资者沟通那般,哪怕只是一元钱的去向,我们都要清楚知晓,并且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回应资金流向的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透明化举措,仅仅两年,那些无端的指责声便渐渐消失了。
第二项改革,便是遵循市场原则来配置公益资源。公益同样需要讲究效益,也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也要重视市场宣传。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许多同学在公益合作中积极寻找优质的项目。像腾讯 99 公益日活动,就是秉持着选择优质项目的原则开展的,这无疑也是公益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
第三项改革,是拓展公益慈善的边界。我们一直倡导捐赠,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希望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第三次分配中来,鼓励公众自愿且慷慨地为社会贡献力量。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仅仅依靠捐赠的资金来解决,无异于杯水车薪,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从社会经济生产的源头着手。从项目起始阶段,我们就要注重其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缩小贫富差距、收入差距,消除一切不平等现象。我坚信,如此一来,社会问题将会大幅减少,慈善捐赠所面临的压力也会相应减轻。
将每一份努力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
我们深知,所有公益领域的变革,都对提升公益人的素质有着迫切需求。而公益学院所肩负的使命,正是为公益的改革、发展提供人才培训,助力提升人才素质,扩充人力资源,成为推动公益事业前行的重要力量源泉。具体而言,就是要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变革、发展以及转型输送坚实的人才力量。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来,已经有数千人踏入公益这一领域,寒来暑往,不断有新同学加入我们,也有毕业生满怀所学走向社会,就如同今日这场毕业典礼所呈现的场景一般。
在这欢送老同学、迎接新同学的特殊时刻,作为学校的董事会主席,同时也是公益队伍中的一员,期望同学们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情怀铭记于心,志存高远,担负使命,开拓视野、拓展思路,谋求发展与突破,运用全新的思维去审视社会。正如德鲁克所言:“危机本身不是问题,用传统的思维才是真正的危机。”
亲爱的同学们,当下的公益事业,正如有的同学所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职业范畴,它已然成为我们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以及对自己的一种价值追求,一种责任担当。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希望大家以公益创新为引擎,助力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将每一份努力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让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